首页 > 热点 > 正文

元宵节到古厝里游园 感受民俗文化魅力

2023-02-06 11:15:57 来源:东南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。今日,“花晨月夕 千灯望福”——福建民俗博物馆元宵游园会在古厝中热闹上演。活动现场,亲子趣味小游戏、传统花灯制作、集福签、抽红包盲盒等多个有趣关卡,拉满节日氛围感。

节日当天,元宵游园会吸引了众多市民齐聚雅集。多组家庭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带着游园攻略,进入“闯关”模式,踢毽子、品元宵、投壶、猜灯谜……沉浸式体验趣味游戏,感受传统民俗文化魅力。

为庆祝兔年元宵佳节,游园会还开展了传统灯笼制作体验活动。灯笼一面一字,由四字吉语组成,以新型DIY创意拼搭卡扣的方式,使灯体镂空。既保留传统的民俗韵味,又体现“福”文化的深厚内涵。

“此次游园活动集仪式感、趣味性、知识性于一体,参与活动的游客还收获了博物馆精美文创礼品,深度体验到福建民俗风情,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”福建民俗博物馆社教负责人介绍,今年春节期间,福建民俗博物馆举办3个文化展览、4场街艺巡演、5场民俗展演、16场互动体验活动,并通过3D互动魔墙、VR体感拍照等数字化设备,将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创意相融合,吸引游客量达34512人次。接下来,该馆将持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让民俗文化“可听”“可看”“可感”,不断丰富市民游客对民俗文化的切身感受。

挂灯送灯 福州人的元宵祝福

在中国,灯是一种浪漫而温情的物件。它既是一份守候,也是一份祝福。福州民俗研究专家郑子端介绍,宋代开始在福州城里从正月初八晚开始张灯,至十七晚落灯,作元宵节为挂灯传统习俗。当时太守命令,每家做十盏灯,家家户户,门口挂灯,厅内灯柱悬灯,福州人很重视元宵挂灯,音“添丁”之意。

灯,福州方言与丁同音。丁,古即人口。所以灯,象征着人丁兴旺、子孙满堂。郑子端说,早在唐先天年间(712-713),福州城区上元节就有民间张灯、官府观灯的习俗。

此外,福州正月还有元宵送灯盼添丁的习俗。对出嫁之女,娘家必送灯,“灯”与“丁”谐音,取添丁之意。第一年送“观音送子”灯,第二年如未生育,则送“天赐麟儿”灯、“孩子坐盆”灯,第三、四年如还未生养,便送“桔”灯,寓为“焦急”之意。生育后可送“状元骑马”灯、“天赐麒麟”灯等,直送到外甥16周岁为止。(记者 冯川叶)

标签: 民俗博物馆 节日氛围 传统文化

相关阅读
返回顶部